2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中央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唐仁健首先介绍了文件有关情况。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聚焦乡村振兴主题,注重长短结合,突出“短实新”特点,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守牢的底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突出工作部署指导性、政策举措针对性,既是明确全年工作重点的“任务清单”,也是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操作手册”。
唐仁健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守底线就是坚决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文件强调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稳定完善帮扶政策。促振兴就是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文件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强保障就是加强组织领导,文件强调要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建设农业强国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脉相承
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就如何理解和认识农业强国的内涵特征和基本要求,唐仁健作了系统阐释。
他表示,农业强国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生产力发展,也包括生产关系变革;既包括农业全面升级,也包括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方面,要具备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做到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另一方面,要基于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必须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唐仁健特别强调,建设农业强国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脉相承,目标一致、过程统一,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做好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衔接,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同现有规划相衔接,明确路线图施工图,扎实有力推进。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解决当地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上,落到一件件具体民生实事、关键小事上,久久为功,让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真刀真枪地干、真金白银地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从投入、人才、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唐仁健表示,要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差异化金融监管和考核评估等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信贷资金需求;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主体来实施。
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上,一方面着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引导城市人才下乡,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体制机制方面,唐仁健表示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完善乡村振兴督查考核机制,建立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制度。
粮食生产目标重点是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
上一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了“操作
下一篇:权威部门话开局|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信号
本文由安信注册登录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low-moon.com/zhuangxiugonglue/4014.html
Copyright © 2012-2018 全屋实木定制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琼ICP备xxxxxxxx号